常常听人说:“在家靠父母,出门靠朋友。”
为了谋生,总是硬着头皮去联系别人,还邀约几个熟悉的人,小聚一下。
到了一定的年纪,就会发现,混再多的群,还得靠自己;亲戚朋友也会渐行渐远。
你终究活成了独来独往的样子,就算身边有很多人,也和你没有关系。
人为什么会不合群?带着疑问,看看近代名人李叔同的人生,读一读他的名言,就会有很多的共鸣。
01
“人生难得是欢聚,唯有别离多”:亲友再多,也要送别。
李叔同,人生的上半段,是音乐家、美术教育家、书法家、戏剧活动家......身份很多,混的圈子也多。
年少时,他在上海,和许幻园等人,组成“天涯五友”,常常相聚在一起,还发起征文活动。
朋友相伴,又一起去日本留学。仗剑走天涯,人生好不得意。
就在一个下雪的日子,许幻园迈着踉跄的步伐,到李叔同的住处,说:“我家破产了,我要回去......”
等李叔同打开门,早已不见了朋友的影子。
带着离别的惆怅,他写下了《送别》:“......天之涯,地之角,知交半零落;人生难得是欢聚,唯有别离多。”
原来,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。所有的相聚,其实是创造了一次送别;所有的重逢,都是再一次送别。
天涯海角有穷时,人情世故亦如此!
我们总以为,送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。想来,不是这样的,太多的送别,就是永别。
李叔同多年后,到上海召集朋友,发现朋友蔡小香已经过世,另有两位朋友做了居士,早已习惯了清淡生活。
拼命要留住什么,越要失去什么。就像我们手里的一捧沙,你使劲握住,沙子就漏掉了;再次展开手心,空空如也。
把手心打开,让沙子自然停留在手里,但仍旧挡不住徐徐而来的风。
唯有撒了沙子,挥挥手,才真正释然。太留恋一段关系,难免要纠结,却也不能改变离别的结局。
一次次送别的场景,让你慢慢习惯了聚散,合群变得不重要了,甚至害怕因为合群带来的离别之痛。
不曾相聚,何来散去?不曾相送,何来送别?
02
“执象而求,咫尺千里,问余何适,廓尔忘言”:三观不同,各自安好。
李叔同的后半生,踏入佛门,是弘一法师。
他的学生、同事、朋友都渐行渐远,到了最后,也就变成了三五熟人。
学生刘质平常常和他写信。他就回信:“君子之交,其淡如水。执象而求,咫尺千里。问余何适,廓尔忘言。”
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,就是淡淡的。看朋友,表面热闹,真实情况却是另一回事。看透了,也会无言以对,无所适从。
当我们和亲友走得很近的时候,就会有一种极不耐烦的情绪。很多时候,也会习惯性反驳。
好端端的感情,终究败给了一地鸡毛的生活。
人与人的悲欢,并不是相同的。就是同一片海里的鱼,也不是一种类型;一片野草地上,草的类别很多,开花的时间不一样。
你说的,人家不能理解。倾诉太多,反而把自己的伤疤揭开了,人家却不以为然。想来,还是算了吧,什么都不要说。
还是各奔前程吧,阳关道、独木桥,各自寻找,各自开心。
热闹背后,都是你的隐忍,各种迎合,这是何苦呢?散去,人间有味是清欢。
03
“庭中百合花开,昼有香、香淡如,入夜来,香乃烈”:孤独之时,绽放自己。
院子里的百合开了,白天很多人来围观,都说“有淡香”。
到了夜里,围观的人散去,住在院子里的主人,忽然闻到浓烈的花香。
原来,白天的躁动,干扰了人的五官,鼻子也失去了灵敏度;更重要的是,心神不宁,被人家的样子、言辞吸引了。
夜里有浓香,不是百合忽然释放了香味,而是你自己,凝心聚气。
为什么很多人都期待周末?不是因为周末很悠闲,而是可以远离社交、客户联系等,一个人安静地待一会,一个人做家务,一个人睡懒觉。
为什么到了夜里,你就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。不是工作太累,而是你终于可以丢掉面具,说真话,展示真实的面孔。
为什么你的读书的时候,发现自己心安静了。那是因为你沉浸在书本里,心无旁骛。若有人打扰你,却很烦恼了。
慢慢悟透了,人在孤独的时候,美是极致的,快乐是极致的。
人群里,什么都要顾及别人,还要和人攀比,甚至要化妆,怕被人嘲笑自己脸上的皱纹和斑点。这真的太累了,不如舍去。
04
作家林语堂点评:“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,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,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。”
我们羡慕的,不是他的成就,而是他活着的时候,已经跳出了红尘。
与其被时代抛弃,被人群孤立,不如自己远离时代,拒绝合群。
当一个人越来越不合群,就说明他在主动分析自己和群体的关系,把自己从群体里剥离出来。
人生短短几十年,做别人的时候多了,做自己的时候就少了;讨好别人的时候多了,取悦自己的时候就少了。想来,这是很不划算的。
春天过了,剩下的,就是残花。
人群散了,剩下的,就是残局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关注我的文字,走进你的心灵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PS:本站资源来源于网络,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,同时,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,不由本站实际控制,收录时,该网页上的内容,都属于合规合法,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,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,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评论列表 (0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