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内容详情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

2025-04-24 11 网站编辑

大同,是山西北部历史文化名城,有着2300年的建城史,是晋、冀、蒙交界处的枢纽城市。大同曾是北魏都城,辽、金陪都,被称为“三代京华,两朝重镇”。因为境内煤炭资源丰富,所以又称为“中国煤都”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1张

大同悠久而灿烂的历史,使得这土地上,诞生了云冈石窟,华岩寺,悬空寺在内,数不清的历史文化遗产。在耿公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大同由一个以煤立足的城市,转型成为了集文旅等多种产业为一身的晋北名城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2张

1937年9月13日,大同被日军占领。1940年,一名日本随军摄影记者,来到大同,拍摄了很多当时的大同老照片,笔者选取了其中的28张,分享如下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3张

大同古城

这张老照片,是站在大同古城的城墙上,拍摄的大同古城,通过这张照片,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,当时的大同古城里,有很多的殿宇楼阁。

塞北的风沙,把整个大同古城,披上了一层昏黄的外衣,远处的山峦,在晨昏中若隐若现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4张

大同鼓楼

照片中的大同鼓楼,是一座三重檐十字歇山顶结构的高大楼阁,有气壮山河之势。是当时大同古城的繁华所在,鼓楼四周行人穿梭往来,络绎不绝。

大同鼓楼从1463年开建以来,一直保留到今天,中间除了定期的修缮以外,没有被毁重建过,十分难得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5张

北小城的骆驼群

北小城位于大同古城的北面,也叫教场城,大同在古代属于边塞重镇,人马众多,为了城防的需要,在大同古城的东、南、北三面,各建了一座城池。照片中北小城的城墙前,游荡着一大群骆驼,城墙上还写着“东亚新秩序”的字样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6张

空竹少年

空竹是我国古代的传统玩具,因为空竹的里面有一个空心的竹笛,高速旋转时能够发出声音,所以得名“空竹”。照片中的男孩,在大同的街道上,熟练的玩着空竹,不亦乐乎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7张

热闹的南大街

南大街是古代大同一条十分热闹的街道,照片中的南大街人很多,可以用摩肩接踵来形容。大同的鼓楼,就修在南大街的中轴线处,几百年来,见证了大同古城内,一代又一代的人世沧桑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8张

老人嘴里叼着烟,手里一刻不停地修鞋,面对镜头,露出一脸随和的微笑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9张

和阳街

照片中的和阳街上,立着一座四柱三门的牌楼,上书“和阳街”三个大字。和阳街后面,是清远街的牌楼,照片的尽头,是大同古城的钟楼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10张

门口的大烟斗

这家烟斗铺,别出心裁,做了一个巨大的烟斗,插在了店铺门前,路过的人一看到这个大烟斗,就知道这里面是干啥的了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11张

摊位前吃饭的孩子

两个小孩子,跟着他们的父亲,在大同古城的街道上摆摊,到了饭店,他们在筐子上放上木托,蹲在地上就吃了起来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12张

孩童

大同古城内的一户人家门前,一群穿着棉衣棉裤的孩子,凑在一起玩耍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13张

大同九龙壁

这面九龙壁很不一般,位于大同古城里面,一直保留至今,可以和北京故宫、北海公园的那两面九龙壁媲美,被誉为我国“三大九龙壁”之一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14张

大同街道上,一个小摊前,整齐的摆着几样干果,一个孩童馋的用手去抓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15张

驮货的毛驴

一头毛驴,拉着两大筐陶罐,从城门洞走过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16张

新年临近,大同古城的街道上,一个卖年画的摊位前,摆着各式各样的贴画,仔细看的话,很多张还能大致看清,上面的一排,是当时的一些女明星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17张

贴年画

大同的一户人家,父子两人,正在配合着贴年画,小伙子站在梯子上,认真的贴着,以此来庆祝春节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18张

别有洞天

这张照片,是在云冈石窟的一个石窟洞里拍的,远处空旷的草地上,一群马儿,正在啃食着青草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19张

供养天人造像

这尊造像,是云冈石窟第七窟造像里面的其中一尊,他单跪地,双手合十,神十分的慈祥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20张

云冈石窟造像群

这一片佛造像,位于云冈石窟第六窟里,大小不一,眼很难数清。这么壮观的造像群,也只是云冈石窟200多个石窟里面的一个,可想而知,云冈石窟的规模之大,文化之深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21张

野花

大同的山岗上,一簇簇野花,盛开的正艳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22张

大同善化寺

善化寺大殿前的高台上,正中是一座牌楼,牌楼两侧各有一座小亭子,看起来十分古朴。

这座始建于辽代的古寺,原来叫做开元寺,在公元1445年,明英宗将此寺命名为善化寺,这座千年古刹,今天依然保存完好,实为难得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23张

大同华严寺

华严寺又细分为上下两寺,照片中是下华严寺,寺内大殿前并没留有太多的空地,整体房屋布局十分的紧凑。

华严寺是一座始建于公元1062年的辽代寺院,历史上多次重建,保留至今,殊为不易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24张

华严寺圣境

位于上华严寺里面,月亮门周围的楹联,书法飘逸,内容颇有禅意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25张

城墙下的人

一位老妇人,牵着一头毛驴,和她的小孙女,从城墙下走过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26张

母子三人

大同街边,一位穿着花衣服的短发女子,手里拿着购得的两包东西,领着她的两个孩子,好奇的打量着摄影师,她身后的墙上,挂满了贴画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27张

露天煤层

五个年轻人,站在大同山间的一处露天的煤层前,驻足观望,都说大同煤多,这一看果然名不虚传,别处的大山是石头的,而大同的许多大山,可是实实在在的煤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28张

正在挖煤的工人

大同一处矿井下面,四个煤矿工人,正在奋力的工作,他们的脸上,粘的全都是漆黑的煤粉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29张

布告

大同的一座矿场,贴出来的一张布告,布告的内容清晰可读,提高酬金,鼓励矿工们抓紧采煤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30张

背着煤块的小孩

这么小的孩童,正是玩耍的年纪,却用筐子背起了煤,这满满一筐煤,是他很难承受的重量。

1940年,一名日本人,来到沦陷后的山西大同,拍下26张罕见老照片 第31张

矿区里的童工

这些孩子,看起来也就十岁出头,为了生计,就来到煤矿工作了。

这些大同的老照片,让我们看到了,大同当时的人文景观,风土人情。看完之后,不禁感叹大同的变化之大。如今的大同,文化景观又焕发出新的生机,人们的生活也蒸蒸日上。


PS:本站资源来源于网络,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,同时,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,不由本站实际控制,收录时,该网页上的内容,都属于合规合法,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,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,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  • 评论列表 (0条)

 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~

发布评论

https://s.click.taobao.com/yLhCK3t